【美陈】「《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」in 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 ...

原作者: mcqy 来自: 网络 收藏 分享 邀请

*本文来源:武汉同城会(公众号ID: wuhantch);作者:弗贝;原标题:《武汉抗疫不是展,是用生命谱写的伟大史诗》

武汉客厅举办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」,以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为主题。

640_2.jpg

2020年1月23日早上10点,为了控制疫情继续蔓延,离汉通道关闭,武汉封城了。

每个经历过这一天的武汉人,都不会忘记。惶恐、不安、愤怒、悲伤、无助,一瞬间好多情绪涌上心头。

不知道是怎么度过了四个月,看到数字涨了又降,看到新闻不停反转。有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,有人从外地远赴以生命作保。

640_3.jpg

直到4月8日解封,才敢长舒一口气,觉得一切似乎要好起来了。

其实现在也会恍惚。走在人群密集的商业街,总会忍不住反问自己,大半年前发生的那一切是真实的吗?

我们没法忘记,也不会忘记,那些电视和网络上时刻更新的数字,都是真正鲜活的生命。

640_4.jpg

△ 方舱医院在武汉客厅复原

疫情期间,武汉客厅曾被作为方舱医院之一,临时收治了许多病患。六个月后的今天,它再次复原方舱医院的部分场景,并带来了一场特别的展览。

10月15日起,武汉客厅举办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」,以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为主题。

这不止是展,是无数人用生命谱写出的伟大诗歌。我不敢看,但是我更不能回避。


01
疫情中的每个医院
都在经历生离死别
或劫后重生

640_6.jpg

展厅对面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,在阳光下显得异常安宁。

十个月以前,那里却是疫情中的“风暴眼”。无数人想要进去,无数人想要离开。

640_7.jpg

救护车千金难求,在家等候的病患视它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。医务人员一趟趟地运送患者,夜以继日,用时间和生命赛跑。

楼下随时响起的救护车鸣笛,让所有呆在家的人内心都无法平静。

640_8.jpg

ICU更是时刻在上演生死竞速。

危重症患者,往往会呼吸衰竭,伴随顽固性低氧血症。“插管”、“护脑”、“护心”、“护肾”、“护肝”、“营养”等小分队,纷纷成立。

640_9.gif

展厅画面中的医生护士在心脏衰竭的声音里,忙碌不堪,连带着我都跟着一起揪起心来。

不遗漏一个感染者,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。是所有医务人员在疫情中的唯一信条。


02
疫情间的每个物品
背后都上演了一段
动人的故事

640_11.jpg

玻璃展柜里,放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件。

但在疫情期间,它们都显得格外耀眼。

2.1 衣物

640_12.jpg640_13.jpg

左图是浙江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“再战金银潭”手绘防护服。

右图为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刘兆苹因多次消毒而褪色的“别样花衣”。

640_14.jpg

上图是1月23日封城当天,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医生集体签名的白衣战袍。

难以想象,他们是怀抱怎样的心情签下的名字。

640_15.jpg

来自长沙援鄂的医疗队,在防护服后面画了岳麓山下的爱晚亭。能看到一只白鹤展翅飞翔,叼着医疗箱,从长沙飞往黄鹤楼。

一座爱晚亭,一座黄鹤楼,中间写了八个大字:同江同湖,相约相见。

2.2 照片

640_16.jpg

3月5日,一张医患同看日落余晖的照片在全网刷屏。

9月4日,照片中97岁的王欣老人和27岁的刘凯医生再度重逢,两人重现了疫情期的那一幕。“陪你看夕阳,人间很值得。”

640_17.jpg

640_18.jpg

疫情期间,来自5家医院的18名麻醉科医生和两名护士组成“插管小分队”,为多名危重症患者续上最关键的一口气。

“患者要闯生死关,我们要闯感染关。”进行插管操作时,医生与患者口鼻最近距离只有10公分,传染风险极高。

但每进行一次插管,都是一份生的希望。

2.3 文字

640_19.jpg

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董芳在抗疫日记里写道:

“基本和病人脸贴脸,双手戴了3双手套,病人的血管在我的食指下搏动,时有时无。”

“护目镜虽然做了防雾处理,但是过了几个小时早已成了模糊一片。防护服下层叠的衣服早已汗湿了几层,帽子里的汗早已顺鼻子流进口罩里,一切只能凭感觉,一切都看不见。”

640_20.jpg

“病人的血压终于有了起色,我很感激他,能给我这么多时间,让我做完这一切。”

只看其中一页,就已经被身临其境地震撼。

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,是怎样艰难的条件,让最基本的输液都显得如此困难,以至于医生竟然忍不住对患者说出感谢。

2.4 交通工具

640_21.jpg

普普通通甚至稍显破旧的自行车,是95后女医生甘如意的。

得知疫情爆发急需医务人员,而高铁和火车早已停止运营,1月30日,甘如意从荆州公安农村老家骑着一辆自行车行驶300公里,用整整4天时间返回岗位。

640_22.jpg

640_23.jpg

640_24.jpg

公安用车转为服务车,私家车志愿接送医务人员回家,公交车开到小区运输萝卜和蔬菜,吊车用10天造出医院,创造奇迹。

哪怕就是外卖小哥的电瓶车,也在疫情期间帮忙载送了许多失去行走能力的危重患者前往医院。


03

疫情里的每位逆行者
都在以信念冲锋
以生命作保

国难当头,疫情前人人自危,勇敢的战士们却远赴武汉,甘愿逆行。

现在安宁的生活,都是当时无数逆行者以生命作为担保而换来的。我们无以为报,只好时常回忆,时常感激。

640_26.jpg

白衣为甲,护我城池。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

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1日,全国累计派出344支国家医疗队,共42322名医务人员。

640_27.jpg

640_28.gif

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,2月18日,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,年仅51岁。翻看他生前写过的笔记,那句“没有什么比把生命献给祖国更重要”此刻显得如此耀眼。

彭银华,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,同样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。原本定于正月初八的婚期被疫情推迟,没曾想他的妻子却再也等不到那场婚礼。

640_29.jpg

施工人员24小时不停歇,从时间手中抢回生命,只花了10天和18天,就建成了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。

先后改建的32家方舱医院,合计建成床位32868张,累积收治患者1.2万余人,成为逆转疫情的关键性举措。

640_30.jpg

龙旭是建设队伍中特殊的一名队员,他每次工作完从不收取劳务费。“我少收一分钱,你们就能多招一个人,医院就能更快的建起来。”

曾在汶川地震中被人帮助过的他,决定身体力行,回报当年举国上下的帮助,将爱永远传递。

640_31.jpg

还记得除夕夜当天,150名军医空降武汉。

当熟悉的军绿色出现在天河机场,朝同一方向敬礼,无疑给所有武汉市民打了一针强效镇定剂。

永远笔直的步伐象征坚韧与希望,作为人民背后的顶梁柱,好像只要他们在,我们就不会倒。


04
疫情后湖北复苏
这是历史,也是此时

640_33.jpg

在多方努力之下,3月13日,湖北新增疑似病例首次清零,4月8日,离汉管控通道正式解除。

滞留在武汉的人终于可以平安返乡、返工,被困在外地的武汉人也总算可以和阔别已久的亲朋好友拥抱和团聚。

640_34.jpg

各类店铺有序开张,街头巷尾慢慢热闹起来,热干面、豆皮、面窝、糊汤粉争相出场,熟悉的武汉人,终于又开始用熟悉的马路蹲姿势过早。

在抗疫展的尾声,我看到了抗疫成功的光辉时刻,也就是此时,也就是当下。

我能安心坐在办公室敲打键盘,我能和人群一起走过每一个展馆,这一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,都是逆行英雄们用生命所赠予我们的安宁。

640_35.jpg

640_36.jpg

640_37.gif

不忘记一切悲痛,勇敢前行。

640_38.jpg

是我留在展厅墙面上的话,也是我看完展后唯一想要说的。我什么都做不了,所以只能选择永远记得。

*本文来源:武汉同城会(公众号ID: wuhantch);作者:弗贝;原标题:《武汉抗疫不是展,是用生命谱写的伟大史诗》


好文

思考

泪奔

喜欢

钦佩

服务电话

13162-888-987

QQ客服:512307020
关注我们 :

QQ- 美陈前沿网  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8 Comsenz Inc.  沪ICP备17030285号-1 沪ICP备18028019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