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本文来源:ShenzhenLOOK(公众号ID:shenzhenlook0755);作者:Shan;原标题:《LOOK | 中国首座「人类疫苗博物馆」· 落地深圳》 展馆由深圳市政府凝聚多方力量与赛诺菲巴斯德携手,历时两年建成。 ![]()
01
中国首个「国际疫苗中心」
![]() ![]() 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创新中心) —— 它是中国首个疫苗博物馆,落于深圳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园。 ![]() ![]() ![]() 作为一座向公众开放的疫苗博物馆,创新中心共设计了14个展示点位,演绎疫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可能。同时,它也是一个科技艺术馆,以人文科学视角,全面展现人类抗疫战役的恢弘画卷。 「人类疫苗博物馆」入馆须知
02
2.1 创新支柱 人类创造疫苗的动力 ![]() ![]() ![]() 《陌生的感谢》作为入馆的第一个展区,讲述普通人与疫苗的故事,并致敬公卫人的付出。他们中,有的是消灭鼠疫守护草原安全的疾控人员,有的是屡进村庄为山区孩子带去疫苗保护的医生...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。 永远的对手 ▽ 从微小的石块,到满是裂痕的石碑,馆内以多米诺骨牌效应展示病毒对人类的危害。最后一块鼎立于天地间的石碑,寓意当毁灭蔓延,结束这场坍塌的,是疫苗。 ![]() ![]() 《被忽略的事实》以3棵大树,呈现百日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。戴上耳机,伴有鸡鸣吸气声的剧烈阵咳顷刻传来...这是百日咳的症状。 “全球每年约有1600万人,因感染百日咳鲍特菌而发病。” ![]() 《倒立的金字塔》以一座倒悬山峰的不同棱面,代表不同社会领域。而这座山峰的支点,是疫苗,承托起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固力量。 2.2 创新革命 人类历史上的疫苗突破 ![]() 在这些承载经验的历史物件中,我也看见不同时代里,人类对于抗争疫情的相同努力。 从1910年伍连德抗击鼠疫,到消灭天花和脊髓灰质炎,再到全民免费新冠疫苗接种。中国的进步,是世界疫苗史上的奇迹。而中国为何会成为疫情之后最安全的国家,原来早已有迹可循。 小时候吃的“糖丸”,其实是疫苗 ▽ 50年代末,在脊髓灰质炎疫苗出现之前,我国每年脊灰病例高达1-3万,其中有人瘫痪甚至死亡。因为患者主要为小孩,顾方舟等人将疫苗研制成小孩爱吃的“糖丸”,顾方舟也因此被称为“糖丸爷爷”。 ![]()
▽
![]() ![]() 病毒繁殖与变异之快,我们只有缩短生产周期实现快速量产,才能跑在它们前面。
▽
光技术革新还不够,一支流感疫苗的旅程,需经历设计到生产,再到测试的全过程才算完整。而生产一支疫苗,质量控制占据了70%的时间。
▽
![]() ![]() ![]() 疫苗的生产得到解决,无菌保存与恒温运输成为新的挑战。从工厂到海关再到接种医院,在《砥砺前行》展点,通过模型、沙盘和电子屏的多种呈现方式,展示疫苗运输阶段和全程可追溯系统。 ![]() ![]() |
赞赏内容(可以填写品牌宣传信息作为赞赏的回馈)